400-829-8885
做管理,要理清人和事的关系
新闻动态| 浏览量:2484| 2023-07-18 |

通过事情改变人

改变人是许多老板和管理者的梦想。但当他们通过培训、奖罚、沟通等都没有改变下属的时候,他们迷惑了:人为什么这么难以改变呢?

培训能改变人,但一场好的培训估计能维持一个月的效果,一个月之后,人事依旧。

奖钱能改变人,但他需要你一直奖下去。

罚钱能改变人,但更能罚走人。

沟通能改变人,但他需要你时时沟通,停下来就不行,而且沟通的时间还得越来越长……

这些改变人的招数,归根结底都是从人心切入的,都是想通过改变别人的心,来达到改变这个人的目的。

这种方法看起来很根本,其实没有多大用。因为人心无常:今天他想通了,明天说不定心里又堵上了;今天一高兴,工作热情很高,明天跟老婆闹个别扭,就会甩手不干。所以,寄希望于他的心态来做事,你非累死不可。这样的管理也太被动。

从事情入手,另辟蹊径吧。

以人为本,以事为先

一、习性造人

现在的管理,做来做去,都做到了一个“人”字上面。

以为找一个能干、忠诚的人,然后什么事情就交给他,就可以了,这成了所有管理者的一个美梦、理想。

“能人管理”就是一种靠人管理,最后自己不管,全靠别人管。出了问题,层层骂人,一层一层骂下去,老板骂老总,老总骂副总,副总骂厂长,厂长骂经理,经理骂主管,主管骂班长,班长骂员工。

这种管理能作好吗?

我认为这是极端不负责的管理。管理者出了问题,首先要检讨自己,而不是指责别人。

很多老板在对待管理这个问题上,有一种只想花钱,不想操心的思想。实在不行,他也只愿操“人”的心,不愿操“事”的心。一个订单怎么接进来?一个订单怎么样交到生产部门去?生产任务应该怎么下?供应商应该怎么跟?这个心他绝对不操,只操用人之心,而不操管事之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老板是这个概念,我们很多的高管也就基本是这个概念,高管只是把老板的东西复制一下而已。各级管理者基本上也是只操人的心,不操事的心。

这种思想到底错在哪里?错在我们不知道人和事到底谁先谁后。为什么我们很多老板这么关注人而不关注事?原因恐怕非常之简单:他认为把人搞定了,自然能够搞定事情。因为事情是人做的,所以这拨人搞定了,事情就好搞了。

事情是人做的,我不反对,但是请你别忘了,人也是事做的。

丰田有一句名言:“丰田只制造人。”丰田标榜自己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汽车工人制造商。因为他们生产很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汽车工人,所以,它才能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汽车。也就是说丰田之所以能够生产那么多高质量的产品,就是因为它能生产高质量的工人(汽车工人)。这是丰田的观念。

所以,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用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图纸、同样的设备,甚至同样的材料,国产车就只能卖便宜,进口车就可以卖得贵。什么原因?做工问题。工作时工人的专注、态度决定了一切。这就是国产车和进口车的区别。你以为国产车和进口车是它们的图纸不同吗?不是。是它们设备不同吗?用同样的设备。唯一的区别就是工人操作时的专注、态度的区别。

所以,日本的丰田说它只制造人。它很明白企业的竞争在于你所制造的员工的区别。

靠什么制造人?人是事情制造的。事造人,造的不是身体,造的是人的习性。

人的习性是事情造就的。这一点心理学、佛学都是同样的见解。人的习性不是思想造就的,是行为造就的,佛家强调修行就是指“修”要从行为开始。企业里面的行为就是做事,所以可以说人(习性)是事造的。

人的习性在管理当中非常重要。

企业里面经常有这个现象:别人安排的,他不做;但是自己想做的事,做得比谁都快。有了这样的习惯,企业就不能有执行力。因为执行力首先就是服从别人的想法。

我们的一个客户——天弼陶瓷计划部经理讲了一句话:“变革下来,我深切的体会就是100%按别人的要求做。”他明白,管理就必须先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开始。

什么好习惯呢?就是100%地按别人的要求做。当然这个要求不是私人要求,是公司层面的要求,是已经大家形成决策的。100%按别人的要求做,然后100%要求别人按你的做。当然这个“你的”也是你的职权之内的事。这样企业就会有很好的执行力。100%去按别人的要求做,我们习惯吗?

我们企业里面的人首先要培养一种好习性:按照企业的要求做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不容易做到。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天天坚持,天天检查。你不要天天去做他思想工作,不要天天琢磨他为什么这样那样。因为人的习惯没什么深刻的原因,没什么理由,只是因为他天天这样做,做久了,习惯了,就改不了了。抽烟、喝酒,甚至吸毒有什么太多理由吗?没有,习惯而已。

大家一定要相信:习惯的力量比思想的力量大得多。

赌徒为了戒赌能把手指砍掉,手指砍掉了,他还赌不赌?照赌无误。他把手指都砍了。他的思想已经对赌深恶痛绝啊,他改得了吗?改不了。为什么?习惯使然。

二、少讲道理多行动

企业里面很多事情,不要在思想上过多地探讨,那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好的行为天天发生,让坏的行为慢慢地减少。你不要天天讲道理,很多事在道理上没有对错。

就像一个湖南人跟一个上海人在一起,一个说辣椒好吃,一个说辣椒不好吃,你认为谁对呢?湖南人说,没有辣椒我吃不下饭。上海人会说,你放了辣椒我吃不下饭。其实,天天吃辣,他就说辣好,天天吃糖,他就说甜好。事情就是如此简单,我们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做什么呢?

现在很多企业不聪明,天天在道理上、思想上、心态上挖深刻的根源,这个人怎么怎么样。

其实,天天琢磨人的人一定会被人天天琢磨的。你做管理,天天有人在琢磨你,你作得好吗?你下面几百人、上千人天天都在琢磨你,你做得好事吗?每人吐口唾沫就把你给淹了。

而如果你天天做事,你下面的人一定也天天做事。天天琢磨人的人就会天天被人琢磨;天天做事的人,下面的人也就会天天做事。

这一点绝对不假,因为我们欧博公司就这么实验的。我们欧博有100多名咨询师,最多的时候有9个老总。项目很多,为了让他们管好,我得琢磨,不琢磨,项目交给他们我不放心,所以几乎每个晚上我们都通电话。

每一次回来我都跟他们有一番博弈,非常辛苦,但是无效。自从几个老总走了以后,我从此再也不去琢磨到底谁怎么样,我只看事情怎么样。

我只让我的策划部去规划他的事,稽核中心检查他的事。所以,在我的头脑里已经没有谁高谁低、谁好谁坏,只有事情是好是坏。

我们的项目遍布全国,普遍都能取得很好的业绩,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改变,不论省内省外,项目老师的教业精神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同。这在顾问公司里面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很多人问我的管理方法,我的管理方法是:“目”中无人,“心”中有事。你不要老看着人,你要看着事。他做的什么事,你一定要了解。项目企业的业绩有没有发生改变,你一定要去关注。

要学会少关注人,多关注事,少琢磨人,多研究事。人是经不起研究的。你回去两口子互相研究一下,不离婚也要吵架的。两口子不能研究,不能比较。把你老公跟隔壁的老公天天比较,你家庭能够幸福那才是怪事。

那么管人和管事究竟应该是个什么关系呢?

以人为本,以事为先。

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终极目的;以事为先,因为事是切入点。一个是目标(终点),一个是起点。以事为先,最终把事做好,造福于人。我并不否认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只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而起点是以事为先,要从事切入。

我把人和事的关系比做水和地的关系。到山里头看一看溪流,沿着溪流走一走,你会发现水和地的关系很像我们人和事的关系。我把水比喻为人,我把地比喻为事,水像人,事像地。

我们看到溪水经常一路狂奔,遇到悬崖飞流直下成为瀑布;而当它流到很开阔的地方,水好像动都不动了。水在那个地方那么柔顺,慢慢地缓缓地流动,而突然在前面遇到坡地的时候、峡谷的时候,这个水又好像被谁赶着一样,拼命地往下奔。

水流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水的奔腾和平缓是它自己决定的还是其他的外力决定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水流是由地势决定的。

所以,我认为水在流是表相,地在变才是本质。你看到的是水在流,实际上你没有注意的是地在变。地如果没有一点点变化,那个地方即使有水,那个水也叫湖(塘)。水在流是因为地在变。我们不要老在水上做文章,在水上用力,我们把水驱赶一下,水就快了?我们把水堵住,水就不动?不可能。你只要把地势改变一下就行了,去改变地势,而不是在水上用力。

古语里面有这样一句——“因势利导”。势指地势,导指引导。通过地势的改变来改变水的流速、状态。所以,水势决定于地势,地陡了,水就急了;地平了,水就缓了。水势决定于地势,人决定于事。

所以我们做管理不要老是在人身上用力,你激励他,你堵住他,你批评他,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根本问题是要在地势上做文章。你要改变水势你就必须改变地势,直接作用于水是没有用的。像我们通过抽水机把水抽上去,这就是直接改变水势,但这得费多大能量啊。

人难管是因为事不管。你不管那个事,人才难管。你管住那个事,人会好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