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9-8885
帮助人成长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新闻动态| 浏览量:2179| 2023-06-29 |

好制度要为“大家”服务

一、帮助人成长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家庭化和制度化如何才能完美地结合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弄清楚相与体的关系。佛家有句话:“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用金子做的杯子是你看到的相,但它的本体是金。你看到的是杯子的形状、用途。它可以用来喝酒、喝茶,这都是相。但金子是它的本体,它是用金子做的。这就是相和体的区别。相是你看到的,本体是构成它的材料,是它的本质。你可以说它是杯子,也可以说它是金子。但是我想,拿在你的手里,你更愿意说是金子。可见,本体更重要。

现在的管理究竟怎么做呢?“以仁义为金,以制度为器”,这是关键。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制度只是我们看到的形状,它是用仁义做的,它的表象下面应该是仁义。仁义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也就是说,我们定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而不是为了惩罚人,但在形式上,现象上它又体现为惩罚。你看到的是惩罚,但是惩罚的背后体现为帮助。

你的制度处处讲的是奖和罚,但是这个奖罚实施下去以后,你要让员工看到他的成长,这才是最关键的。

日本的企业也有很多制度,比如丰田也有很多制度,但是为什么丰田说“我不造汽车,我只造人”呢?就是因为它通过制度的实施,让员工得到成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罚不是目的,奖也不是目的,奖罚是器,是形式,其内容、本意、目的是要让员工在奖罚中得到提高、成长,受到教育。

那该怎么奖,怎么罚呢?罚了以后要告诉被罚的人错在哪里,罚了以后告诉他怎么才能够不被罚,怎样才能做对,这才叫罚。要搞案例分析,单纯开罚单,然后啥话都没有,你能让人心服吗?你能帮助别人吗?你无非是耀武扬威。你把他干掉了,结果其他的人可能也跟着跑了。因为你忽视了中国人群体性的特点。

所以你批评处罚一个人的同时,最好能够帮助他、教育他,这样的罚他才能承受,使他在失去金钱的同时,明白很多道理,掌握很多做法。所以,我们不要把奖罚简单地理解成制度,也不要把制度简单地理解成奖罚。

另外,我们每一次奖都要有观众,每一次罚也要有观众。让被奖的人觉得我不仅仅得到了100块钱的奖励,更多的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样奖就有价值了。

我们的罚不能悄悄地就给他一个罚单,要让大家知道他做错了,要让大家知道怎么才能做对。把这种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帮助,帮人的成长融入奖罚制度里面去,这就叫“以金作器,器器皆金”。

仁义是金,制度是器。一个金杯子,到底是它金子的材料值钱,还是那个杯子能用来喝水的功能值钱?它的价值到底决定于什么?显然决定于这个材料,而不是决定于它的使用功能。喝水的功能值多少钱啊?它是金子做的才值钱。所以,我们的制度本身不值钱,我们的制度能帮助人成长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企业制度推行不下去?就是因为你的指导思想没有体现在帮助人,教育人,关心人上面。你搞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人,就是为了管住人,就是为了让人老实听话。这个就错了。你如果把制度当成一个武器,你就处处树敌,就还不如不搞制度。

总之,制度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制度体现出来的精神和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制度到底用来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搞什么制度都不要忘了要体现出仁义来。

什么仁义?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让人成长,这是制度的目的。

制度实施下去,应该是为了让我们的群体更加和谐。怎么才能和谐?大家都成为合格的员工,就自然和谐了。不要把和谐理解成和稀泥。你不讲我,我不讲你,这不叫和谐,这叫做假、虚伪。真正的和谐是我能做好,你也能做好,大家都能做好,把一个企业越搞越好。

和谐是有生命力的,和谐不是死气沉沉的。现在有的企业搞的和谐是假和谐,桌面上握着手,桌子底下使劲地踹脚,你踹我一脚,我踹你一脚。表面上说,没事,我们两个没矛盾,但是背地里都想着办法把对方干掉,这个能叫和谐吗?

日本的工业化为什么进行得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它既没把东方的传统文化丢掉,又把西方的个人主义结合了进来。它让制度体现为一种仁义,通过制度来实施仁义。日本人群体观念并没有解体,并没有被否定。

我们现在的企业两个极端。有的企业从老板到员工,从头至尾,从来没有规矩可言,从来不搞制度,奖罚不谈,反正一家人活要活到一块儿,死也要死到一起,跳楼要一起跳。但是,真的要跳楼的时候,大家都分开了。那是虚伪的、虚假的。

这样这个企业成本很高,为什么?因为成本是一个一个细节节约出来的,是较真较出来的。这个企业一点较真都没有,大家都不说问题,个个都认为反正浪费又不是浪费我的,浪费的是大家的,那你不完蛋还能往哪里走呢?这是一个极端。

另一个极端。有的企业从上到下条条框框一大堆,完全是按照条条框框办事,一点人性化的东西都没有。员工错了,罚!做得不好,干掉!这样的企业里火药味十足。

制度忘记了它的本意,要它来干什么?把制度当成一个造钱机器,就很糟糕了。人的成长、人的价值被忽视了,这个制度就很难真正地执行下去。

所有的约束,所有的制度在制造企业需要的利益的同时,还要能够使我们的员工获得成长。一定要让他成长,犯了一次错,他交了钱,交了学费,就要让他明白一些道理,提升一些能力。

所以,我们要知道,对员工的批评,对员工的处罚,我们要抱着帮助他成长的目的去做,去处罚他。这样,你骂得越重,他心里越感激你。

我们很多管理者教人不行,骂起人来倒伶牙俐齿,嘴皮一动,什么刺激人的话都能出来。下属问,那我该怎么做呢?他却说,自己想办法嘛。这是好的管理者吗?

所以我们管理者应该定个规矩:我不能帮他,我就不去骂(批评)他;我不能帮他,我就不去处罚他。你要处罚他,你必须要把帮人的想法先放在前面,把帮助的动作先设计在前面,给一个批评,就必须同时给一个帮助。

我们在企业作变革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稽核。稽核就是检查、究责。这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为了使稽核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要求稽核员发现问题后,处罚之前一定要想好怎么帮被稽核的人改正这个错误,稽核员改正不了,可以请别人来帮助,或者开一个案例分析会,让大家来帮助他。帮助是处罚的前提,不能帮他,就不去处罚他。

有些人会找借口说,那我帮不到人,就不去检查他了。这是在找借口。管理者怎么帮不到下属呢?个人帮助不了员工,可以把问题反映给主管、经理甚至老总,企业里的工作总是有人可以教的。

总之,要抱着解决问题,帮助人的心态作稽核、作计划。现在很多工厂的计划部没有权威,车间不听,很大的原因就是计划部门只知下任务,却并不为车间完成任务创造条件,或者解决问题,导致车间无法完成计划部下的任务。

最终,车间根本就不理会计划部,计划部也就只能是做做样子,失去了应有的职能。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做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帮人的心,缺少服务意识。

有些企业的计划部下日计划,物料都不准备,这样作日计划有什么用呢?物料没有,人家拿什么完成你的日计划?

所以,计划部要提前作月排查、周排查,然后才能给车间下生产日计划。计划部首先不是权力部门,而是服务部门,它是要为计划的达成服务的。

什么服务呢?就是把前工序的东西落实下去,把物料督促买回来,这才是计划部门要做的首要工作。

计划部提前作月物料排查是确保前面的工序按时开工,确保采购的物料按时回来。提前作周物料排查是确保前工序按进度做,这样,你下给后车间的日计划才能够真正落地。

月排查,周排查实际上是计划部的服务性的工作。通过月排查、周排查就发现前工序慢了还是快了,如果耽误了,就马上调整。

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的计划部门只认为自己是一个权力部门,不知道月计划、周计划、月排查、周排查是服务性的工作。计划部门不作月物料排查,不作周物料排查说到底就是不愿意作服务,没有帮人的心。

制度的精神是帮助,稽核的精神是帮助,计划的精神也是帮助。我们每一个管理者都把自己定位成帮人者,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好。

说到底管理的精神就是帮助别人,失去了这样的精神,任何管理、任何制度都是落实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