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9-8885
不靠自我靠习性
新闻动态| 浏览量:2126| 2023-11-06 |

很多人担心,淡化了自我意识,人们奋斗的动力从哪里来,成功靠什么做保障呢?成功的人不都是自我奋斗的结果吗?自我都淡化了,成功还可能吗?离开这个“我”,谁在思想?谁在行动?谁在追求?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仿佛离了“我”,一切都失去了根基。其实,我们仔细一探究,就可以发现: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多想成功,而是因为他做了很多能导致他成功的事。

有些人整天想着如何成功,但因为“我执”太重,不愿作出牺牲,不愿与人配合,不愿去干小事,最终一事无成。行动少,或者说,他们很难在一件事情上反复地去做,是他们没有成功的原因。

想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只有做,并且长期地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持续地做。这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基本经验。但阻碍这些想成功的人在一件事情上专注地、持续地去做的是什么呢?恰恰就是这些人的“我执”。太执著于自我,就必然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所得,而任何一件事情刚刚起步时,你是得不到多少利益的,这就让那些自我意识特强的人怀疑自己的目标,结果妄念丛生,好端端的开始就葬送在自己手里。

“我执”很重的人,妄念重、疑心重,团队意识却很弱,这样的人很难带领团队,也很难追随团队,经常成为孤家寡人。这个时代,一个人要想仅凭自己取得成功,恐怕是做梦。

其实,如果我们知道成功不在于想法,而在于行为,并且是持之以恒的行为,那么,好习性就非常重要了。所以说,好习性才能成大事。

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是以前的行为养成的,这就说明以前的行为决定了现在的行为。以前我们一直做某件事,我们今天就会很自然地这么做下去,这中间不需要理由,甚至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意志。

抽烟的人为什么不需要别人提醒,每天见烟就抽?为什么酗酒的人见酒就喝?原因很简单,以前天天抽烟的动作已经成了习惯,今天只是重复这个动作而已。酗酒也一样。表面上看是“我”想抽烟,“我”想喝酒,其实,这个“我”在这里是不起作用的。不信,你让他明天不抽试试。很多人因为家人的原因、健康的原因,不想抽、不想喝了,他的那个“我”已经想终止这个行为了,但有用吗?几乎没用。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的很多行为完全是受自己以前经常发生的行为支配的,不是那个“我”在支配自己,是以前重复发生的行为累积起来的习性在支配自己。这就是真相。

所以,很多人经常跳槽,每一次都以为找到了好的机会,但最终又放弃。这是什么原因?是习惯在作怪。很多人每一次找到好机会的时候,都是从这件事对他现在的利益是否有帮助来思考的,但他并没有仔细地想过这件事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自己从能力到心态能否胜任这件事。而这种判断是需要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去分析的,也就是说,是需要从自己以往的行为中找答案的:你究竟能干什么?你究竟喜欢什么?你究竟追求什么?你干事的风格如何?这些都需要从过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点点滴滴地总结出来,然后找到适合自己干的事。

可以说,你现在想干什么不重要,你以前干过什么、怎么干的才最重要。那些经历很多事情之后因痛定思痛而成功的人,绝对不是整天只想成功的狂热分子,而是在人生的某个时候对自己仔细作过总结,从过往的经历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然后能持之以恒地去做的人。

人生的定位必须与自己的习性吻合,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对别人好的选择,对自己未必合适,根源就在于习性有别。

所以,“我想发财”“我想成功”是没用的。养成了好习惯,就能持之以恒地做事;整天做事,就一定能成功。人生的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过往的行为大致决定了今天的行为,今天的行为大致决定了明天的行为,没有必要把一个大大的“我”放在中间。你种了一些因,遇到一些缘,自然就有了这个果。“我”在中间,弊大于利。

“我”唯一的作用,就是当行为的方向有所偏离时,能够调整行为,让它们在一个方向上,或者从过往的行为中,抽取精华,找到这些行为中有价值的东西,把它们用到一个方向上去。也就是一个“明心见性”的作用。这个“我”,决定不了人生的命运,它只能起到“看”的作用,决定命运的是习性,因为它能起到“行”的作用。我们应该执著于“行”,而不要执著于“看”,所以,“我执”是没有必要的,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