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9-8885
好习性胜过责任心
新闻动态| 浏览量:1981| 2023-10-04 |

(一)天天抓责任心,为何没有用?

责任心和执行力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企业也经常请人来作有关责任心和执行力的培训或派人出去学习相关知识,有的企业也在内部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提升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但最终的结果总是收效甚微。有的举措能收一时之效,但长远无效。

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错在哪里呢?

我们是不是在出发点上出了问题?就像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没有到达目的地,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出发的方向是不是错了?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我们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如果在方向上、出发点上找原因,我们会发现:我们把一个执行的问题、把一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用两个非常危险的词给替代了。我们用“执行力”替代了“执行”,用“责任心”替代了“责任”。我们在“责任”后面加了一个“心”,在“执行”后面加了一个“力”,方向由此偏离。

你把“责任心”一词分开来看,“责任”两个字是一个词,后面的“心”是一个词,连在一起,形成了“责任心”这个词组。在这个词组中,“心”是个主体,“责任”是个修饰性的词,表示我们讲的是什么“心”。执行力这个词组中的“执行”和“力”分开来看,也同样如此。

我想请问,你在解决“责任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是在“责任”上做文章还是在“心”上做文章?尽管大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责任问题,但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心”上做文章,他就想把人的“心”改变过来,把人的心态改变过来,因为我们始终认为:问题的根本是在人的心态上。

单纯地追究责任其实很简单,一个品管员没有认真检验就对产品放行,最后造成了客户投诉,我们要追究这个品管员的责任,或让这个品管员以后担起责任来,措施就是:明天开始监督检查他,发现了不检验就放行的就处罚他。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我们不这样去做,认为这样派人长期地监督检查、追究责任很麻烦,成本也很高,我们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抓住他的“心”做文章,想把他的不负责任的“心”改过来,从此不会再犯。我们以为这样思考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一直没有改过来。追究责任“心”,有时就像剥洋葱,剥去一层层的皮,里面其实啥都没有。

执行力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抓执行,问题也很简单:昨天安排的事情他没有做,那么明天你就派人检查他,如果他不做就处罚他,做得好就奖励他。这同样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无非就是定标准、搞检查、搞奖罚。但我们也认为这样一件件地抓很麻烦,成本也高,所以,我们在“力”上做文章,试图通过提高执行的“力”,把执行问题全面解决,把执行效果普遍提上去。又错了,因为我们这样做的结果,也是一直没有解决问题。一个“责任心”,一个“执行力”,让我们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改变了用力的点,我们误入了歧途。目前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效果之差就是佐证。

如果把我们的“心”和“力”都抛开,无非就是一件件事情有没有承担责任、有没有执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一件一件的事情合到一起来看,看出一个“心”,看出一个“力”呢?最后导致我们在“心”和“力”上做文章,最后导致我们无休止地分析、讨论和批判。因为“心”和“力”这一类抽象的词看起来很根本,但其实是个陷阱,它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无穷尽地陷入其中。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很简单

人们总是喜欢在一种感受产生的时候,去寻找导致这种感受的背后的原因。我们遇到一个责任没有承担的问题,一个事情没有被执行的问题,总希望找到一个根本解:责任心、执行力,最后把它解决掉,以为人就不会再犯了。正如同我们时常以为把某个员工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他最后表态坚决改正,我们就认为问题解决了,但其实过后你会发现,他压根儿就没有改,或一两天改了,最终又犯。不是因为他不想改,而是习性的力量太大。

就像烟民戒烟总戒不掉,不是因为他不想戒,认为抽烟有益,而是习性使然。是习惯在起作用,而不是一颗不负责任的“心”在起作用,没有这样一颗不负责任的“心”。习惯是什么?是他以前一直这样做而已,他只是在重复以前的动作。这里没有很深刻的动机和根源,有的只是我们看得见的动作的重复。

人的行为有重复的本能,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有时会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人身上有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在起作用,只要改变或抓住这个“力量”,人的行为就能改变。其实,这是错觉。这所谓的某种“力量”只是一种行为的惯性,只有重复才能获得,也只有重复才能改变。所以,要学会放弃对一个问题的根本的解,学会就事论事。佛家有一句话,叫做“受与被受不二”。意思是很多时候,你的感受与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东西是一回事,你的感受未必是背后什么东西造成的。不要总找什么深刻的原因,而把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错过。

举个例子:当夜晚我们打开房间的灯光的时候,房间亮了,黑暗消失了。但有没有一个叫“黑暗”的东西呢?显然没有,要不然去哪里了呢?又是怎么走的呢?而且对一个盲人而言,黑暗还依然在房间里。可见,黑暗是没有亮光时的一种感受,并不是一个叫“黑暗”的东西让我们产生了黑暗的感受,没有一个叫“黑暗”的东西,不要去寻找这个并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受与被受不二”的意思。

执行力和执行就是一个东西,责任心和责任就是一个东西,后面没有一个叫“力”、叫“心”的东西。执行并不是执行力造成的,承担责任也不是责任心造成的,别在“力”上做文章,也别在“心”上做文章,因为它们没有,就如没有“黑暗”这个东西一样。

(三)反复抓、抓反复才能解决责任心和执行力的问题

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去抓,抓一件不负责任的事,再抓一件不负责任的事……不要开会来讨论责任心,只需开会讨论这一次应该如何处理,下次又如何处理,不需深究原因。

这样,日积月累,人们会在一件一件的事情上负起责任来,这种负责任的动作重复地做下去,就形成了负责的习惯。关于执行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一次次地抓执行,最后员工就会形成一个执行的习惯。要相信:行为导致行为,动作产生动作,关键在重复。

所以,解决责任心和执行力的问题,是靠无数次地抓责任、无数次地抓执行,靠无数次重复的动作来解决问题的,不是靠一次性深刻的思想挖掘和批判。人们不承担责任,是因为我们以前压根儿就不追究责任,跟这些人对责任心的看法和态度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让那个最不负责任的人讲一堂有关责任心的课,他可能会讲得很好。你的企业有大量这样的人。

不要把一个问题变成理论,不要把一件事情变成思想,不要把一个动作变成心态。人类发明了很多荒唐的语言,责任心、执行力就是其中之一。物理学家也曾经发明过一个荒唐的词叫“热素”。物理学家们原来都以为物体之所以会发热,是因为物体里面有一个叫“热素”的物质,最后证明,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物体的热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运动。运动、行动、动作才是我们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其实,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心”的东西,要不然,你问人的“心”在哪里,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回答。“心”不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就像“热”不是一种叫“热素”的物质一样。

“心”代表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物质。所以,佛家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意思是,它不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六祖惠能大师说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无所住”,应该也是非实在的意思。非实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心”代表一种状态。一种什么状态呢?一种习性的状态。“心”就是指人们的习性。当人们经过多年的岁月以后,就形成了某些固有的习性。这些习性使得人们对外界的情况产生选择性的反应:与习性相合时,人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与习性不合时,人会产生烦恼的“心情”。

“心”就是习性。所以,改人心就是改习性,改习性就是改人心。不要把人心当做物质性的东西去改,这样你永远改不了人心,因为你不管添加什么或减少什么,你添加和减少的永远都只是语言和情绪,最终是没有用的。你只有在人的行为上去不断地强化,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心”。因为任何习性都是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

了解了“心”就是习性,那么我们以后在用“心”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它其实就是指一种习性。比如“分别心”就是“分别的习性”;“执著心”就是“执著的习性”。再比如我们说“一个人的心很善良”,其实是指这个人具有善良的习性;说“一个人的心很丑恶”,是指这个人有恶的习性。当然,这种语言方式中,人们还是把“心”看成了一种物质性的东西,好像人身上具有这种“物质”一样。这只是一种习惯和方便。我们在后面的论述中,会沿用这种方便的说法。总之,改变人心,要从习性上、从行为上入手。

这样来看待责任心和执行力,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培训大师提升不了你的执行力和责任心了,因为他们不懂得你具体的生产过程,不懂得在这一件件的事情中怎么去抓责任、抓执行,谁检查、谁究责以及责任大小如何分担等,这些是那些不了解事情究竟如何做的人不敢轻易下手的地方,他们只能谈原则,不敢具体定责任,谈了白谈。同时,我们也能理解企业老板为什么这么想解决这些问题而最终不能解决了。因为企业老板没有意识到要靠一次一次地抓,要抓很多次,直到养成这个习惯,问题才能解决。

企业会很少对一个问题的解决采取这样的态度:查、查、查!一查半年。企业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半途而废,蜻蜓点水,这就犯了培养好习惯的大忌。好习惯贵在坚持,简单的动作反复做,才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因为企业的问题绝大多数并不复杂,而是低级错误重复犯,那么,必须用“简单”对付“低级”,用“反复”对付“重复”,用“动作”对付“错误”。有了这三个一一对应,问题就能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