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很多知名企业都有它的领袖级的人物,比如说:美的何享健,格兰仕的梁庆德,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阿里巴巴的马云等等。这些人在企业不管他们在组织架构中的职务如何,他们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领袖魅力,因为他们在企业的运作团队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尽管国内的很多管理学者都对企业的这种领袖现象颇有微词,甚至认为这会阻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依“法”治企,制度化、标准化、数据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表现形式。这与充满了个人魅力的企业领袖现象是并不吻合的,一个强调人治,一个强调“法”治。所以很多的管理专家都认为,企业领袖的存在,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有阻碍作用的。
企业领袖能否顺利实现交接班,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科龙就曾经由于前掌门人潘宁的退位,而引发了持续不断的风波。健力宝也因为李经纬的退位,而引发巨大的业绩波动。不论专家们怎么看待企业领袖现象,这一现象对企业的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说,没有这些领袖式的人物,这些企业未必有今天。企业失去这些领袖级人物,很难说不受影响。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大量的企业需要这些领袖式的人物?他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思考这些问题,比简单地否定企业领袖的存在重要得多。因为大量的中国中小企业,也都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只是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称之为企业领袖会夸张了一点,称之为企业“老大”更为准确。
可以说大量的中小企业,如果只有所谓的管理制度,而没有这些老大,这些企业立马就得停摆。这不是一个企业内部人治和法治的理论之争;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性命之争;或者说是赚钱还是亏钱的利害之争。在生存和利害面前,理论从来是苍白的。
所以,尽管学者们高喊企业管理要法治,不要人治,但老板们要么就我行我素,一方面搞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又依然是人治为主;影响赚钱的时候,把制度放在一边,赚到钱再说;理论上认同企业管理要制度化、标准化、数据化,实践当中,又经常会带头违反制度,强化个人权威,强化效益导向,绝不会因为流程和规定而牺牲效益。
无论是知名企业的领袖现象,还是中小企业的“老大”现象,本质上是一回事。因为很多知名企业的领袖,就曾经是企业处在中小状态下的老大。所以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以西方管理的原则为背景,而更多的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来进行思考。
以西方管理学原则为背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落后的现象;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的出现却有其很大的合理性、有效性,甚至短时期内都未必能够改变。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讲过一句话: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种老大现象的合理性是基于怎样的现实呢?这个现实就是我们现在企业的人。老板,因为想赚钱而创办企业,员工因为想赚钱而来打工,大家纯粹因为钱而走到一起,就必然出现孟子所讲的“上下交征利”的现象。
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问: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对我的国家有一些有利的建议吧?孟子回答说:王啊,何必言利呢?我只有仁义而已。现在为王的在想怎样对我有利?大夫们也在想怎样对我有利?士人和老百姓也在想怎样对我有利?大家互相争利,国家不就危险了吗?如果大家都讲仁义,那事情就好办了。因为没有讲仁而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义而轻慢自己君王的。所以王啊,讲仁义才是重要的,而不是言必谈利啊!
这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一段对话的大意。很多人看完这段话,肯定会不以为然,认为孟子是个幻想家,开口闭口跟人讲仁义,人家会听吗?的确,孔孟那个年代的君王们,听到这些仁义的腔调,应该都只是听听而已。就像今天的老板们,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话,也只会当高调听听而已。但孔孟之道,却在其后的两千多年当中,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这就说明他们讲的是对的,就像很多老板整天拿钱说事,最终发现人心不能靠钱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得不更为深刻地思考人性的本质和管理的本质。
孟子跟梁惠王讲“上下交征利”的时候,提出仁义思想。他是想说明什么呢?他是想说:当我们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各自的利益上的时候,大家一定会互相争斗。因为都从自己出发,就一定会斗;而都盯住既有的利益就一定会争,企业的现实也是这样。
有的企业老板以及跟随老板的“老臣子”,大家其实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比当初创业的时候好得多,但却偏偏互相抱怨,明争暗斗,说到底就是因为大家承认自己得了利益,但认为对方得的更多。这完全是一个争的思想在作怪,再多的钱都解决不了这个“争”字,相反会让大家更“争”,因为总有人认为别人得到更多,总想自己得的更多。这就是“争”的根源。
贪念是不可能靠贪到的东西来满足的。贪到的东西往往会激发更大的贪念,这就是俗话讲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以为人们对利益的欲望可以靠对欲望的满足来平息,这是人的错觉。人们在欲望的满足之后,往往产生的是更大的欲望,佛门把这个叫执着。正因为如此,曾子在《大学》里面才讲“知止”,佛门才讲“持戒”
人的欲望是靠“止”和“持戒”来刹车的,而不是靠满足。自己不懂得“止”和“戒”的人,他的欲望会一直膨胀的,直到外界的力量强行止住他。
其实一个人内心生起贪欲时,没有止和定的力量,它就必然往下滑,贪官如此,赌徒如此,酒鬼如此……这就是孔子大声呼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原因。“克己”就是持戒,就是知止。
何为“礼”呢?孔子的弟子林放问老师:“礼之本?”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意思是问得好啊。那么什么是“礼”呢?孔子的回答是宁俭勿奢。意思是节制为“礼”之本,凡事懂得节制,也就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兼顾别人的需要,懂得考虑大家的利益,我们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礼”的价值。
而为所欲为,只凭自己的好恶行事,或者单凭自己的力量行事,不考虑别人,不考虑整体,最终大家只会相互争夺、互相伤害、社会动乱、人人自危。这就是孔子为何如此看重“礼”的根源。
子思在《中庸》中讲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归根结底是让人做到“节制”二字。因为处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深知一切的乱象,源于人的欲望的膨胀和泛滥,唯有“克己”,自我节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这就是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根源。
“仁”既可以当一种心态讲,因为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意思是:有仁心的人,也就是有爱心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以仁心、爱心为基础的。而仁心、爱心是人人都具备的,只有把这样的仁心、爱心唤醒,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而不是靠每个人的欲望都得到满足,来让大家和平相处。
欲望的满足是无止境的,“和”是不可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这也是孔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的原因,他的意思是:只有懂得自我节制,人们才能真正地和。
“仁”的第二个含义是“仁者人也”,意思是只有大家都懂得自我节制,每一个人才能真正活得像个人。这是孔子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告诉我们何为人?以及怎样做一个人?也就是“仁”、“礼”二字。懂得克制自己,懂得照顾别人,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团队打造的根本,组织建设的根本。面对欲望,克制而不是满足,这是孔子思想的灵魂。
怎么克制呢?谁更要克制呢?我们再看孔子的另外两段话。一段话是,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第二段话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我们先看第二段话“君使臣以礼”,也就是说,君在使用臣子的时候要注意礼节。这话初听起来好像不太容易理解,因为礼节更多的应该是下属该注意的事情,为何这里要对君王来强调呢?这就要深刻理解孔子提出“礼”的本意:“礼”的本质是节制。
在君臣之间或者是我们企业老板和下属之间,更不容易自我节制的是谁呢?是老板,老板更容易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一个下属不到一定份上是绝不敢放肆的。老板容易任性、容易放肆,所以孔子才说:君要节制,要强调礼。他这个话是有针对性的。你自我节制了,下属任性和放肆的概率会小很多,而对下属来讲呢,他们的身份会天然地让他们有所节制而不敢放肆和任性。
但对下属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也就是因为不敢冒犯上司而把“礼”做成了一种形式: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最后,表面上是“礼”,其实,只是谄媚。这也就是孔子在前面所说的一句话“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这里讲的“人以为谄”,讲的并不是别人的误解,他实质讲的是:如果我们只是怕得罪上司而讲求礼数,就必然做成形式主义,就是谄媚。
所以,孔子对下属更强调“忠”,而不是“礼”。因为下属在心态上更要节制的,不是对上司的冒犯,而是以谄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欺骗。这些现象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随处可见,讨好上司,拍老板马屁,表面上彬彬有礼,实则欺骗别人的现象累见不鲜,这就是孔子要求下属节制的地方。
我们再看第一句话,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孔子答:“不如贫而乐,富而有礼。”孔子在这里为何又把“礼”用在富人这里呢?因为相比于穷人,富人更容易任性放肆,因为他们有这样做的本钱。所以,孔子认为他们更应该懂得节制,控制自我的欲望。所以孔子说富人要知礼。
表面上看富人好像更容易知书达理,因为他们更容易得到良好的教育。孔子偏偏强调他们要知礼,是因为“礼”的本质不是条文,而是自我节制。富人的欲望显然比穷人要多得多、大得多,他们的自我节制对社会的影响也才重要得多,这就是孔子的良苦用心。
现在读来真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富人们自我节制的人太少了,欲望膨胀的人太多了,社会的乱象何其多,就是这个原因。这恐怕也就是中国的企业界需要“老大”、以及领袖现象的根源。
很多中小企业创业初期,乃至发展阶段,都没有太多的制度,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过多的繁杂的制度约束,对企业的发展未必有利。而创始人的品行、仁厚往往是一个决定因素。企业可以没有多少制度,甚至企业也可以没有太大的利益诱惑,但企业的创始人必须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讲义气、讲仁义的“老大”式人物。只有这种人才能感召别人跟他一起打拼,度过创业期的各种艰难,这也就是中小企业创业及发展时期“老大”现象的原因。
但并不是每个老大都能变成企业领袖级人物,因为有的老大在创业成功后就会自我膨胀、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不懂得自我节制,不愿意自我节制,指挥下属不再讲礼,为人处事不再讲礼。失去了自我节制的礼,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自然失去了团结大家的亲和力、整合力。团队的存在就失去了基础,现代企业制度就失去了落地的根基,企业就没法做大。他到哪里去做一个企业领袖式的人物呢?就只能做一个不上不下的“老大”。
也就是说,真正企业领袖级人物,一定都是掌握自我节制艺术的人,也就是真正的知书知礼之人,“克己复礼”之人,一定是真正的修行人,是个“仁者”,这才合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