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9-8885
安而行之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新闻动态| 浏览量:9217| 2021-01-07 |

下文出自曾伟教授根据领导力课程系统整理出来的新书《知行合一要落地》,我们将连续推出。该书是结合管理实践,对阳明心学和曾子《大学》的解悟。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08.jpg

《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到最后就能安,那么,安是什么意思?我们看一下“安”甲骨文。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17.png“安”字的甲骨文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30.png“安”字的金文

“安”的甲骨文的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个女人。宝盖头代表家,这个女人是什么姿势?她在跪着。也就是说,她安安心心在家里相夫教子,她在履行她的职责,她已经经历了那个内心纠结的阶段了。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35.jpg


古代的男女成婚之前没有谈恋爱的过程,所以,很多夫妻一开始在一起生活并不舒服。但是,他们被定住了。女孩子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没办法,但她内心是有冲突的。这就是止、定、静的过程。没经过恋爱的过程,两个互不了解的人不可能产生很深的感情,他们的心也不会安,他们也会有纠结。但慢慢地,他们静了下来,静到最后女孩就认了,她就真正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然后在家里相夫教子。

相夫教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安。所以,安不是什么都没有,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的生命出来了。过去,女人的首要职责是生育。所以,安了以后不是啥都没有,安以后新的生命诞生了。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39.jpg


到了安这个时候,一切都好办了。

曾子的学生子思所做的《中庸》当中有一段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有三种方式: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和勉而行之。利而行之是什么意思呢?给他利益他就做,不给利益就不做。勉而行之是什么意思?就是给他压力、处罚他,他就听你的,就勉强做。不给他压力,他就不做

在企业里面,利而行之、勉而行之经常是事实。我们做管理,一个靠诱导,一个靠逼迫,但这两种行为好不好呢?圣人告诉我们,其实都不好。最理想的行是哪一种行?是安而行之。一个人安了以后,就会自然而然、自发地去做。

“安而行之”是行的最佳状态。这时他什么都不想就去做,他不问为什么,只管做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下属处在这个状态里头。如果员工不问为什么,只管做什么,那真是太好了。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下属不要去想,不停在做。别以为我们搞个制度出来,搞个奖罚出来,自己就有多高的管理水平。其实也就在技巧上、在术上有一点点水平,在道上还挨不到边。在道上是能让你的员工想都不想,然后又做个不停。

很多人反对凡事“定”死,认为这样很难受。有些人说,事情我可以在八点钟、九点钟做,也可以在十点钟、十一点钟做,那多幸福。其实,如果一件事情,你八点钟也能做,九点钟也能做,十点钟也可以做,十一点钟还可以做,下午三点、四点也可以做,你不会幸福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哪个时间都可以做,你选任何一个时间做,就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43.jpg


本来做一件事你不需要找理由,到时间你做就可以了,但现在你要给自己找个理由:要下班了,我赶紧做;领导要查我了,我赶快做;再不做,老板要炒我了,我赶快做……本来想都不用想你就可以去做,但你非要迫于压力才去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很糟糕的事。

工作本来不需要你动脑的,结果你自己要产生一种焦虑、担心,你担心别人炒你,你迫于压力,你觉得拖不下去了,才把事情做了,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规定八点做,你养成习惯后,到八点的时候,你要不要想一想再做?不用。不用想三想四,不用纠结,就去做,你肯定幸福,因为你做起来自然而然,甚至没有感觉,那多轻松。就像呼吸,时刻进行,但毫无感觉,多好!

有些人当老板之前还打过工。当老板,你可以八点钟上班,也可以十点钟、十二点钟上班,你会觉得自己很自由,但是如果回忆一下,当初打工,下班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轻快感?现在你还有这种感觉吗?这种感觉荡然无存。打工的时候,周末的时间归你,那种感觉好幸福。但现在还有那种幸福感吗?已经丝毫没有了。表面上,自己好像九点钟还没到公司去,但实际上人一醒过来就开始上班。因为你再没有定了。

很多人经常说老板自在,不守制度,八点钟、十点钟都不来上班。他不知道,老板其实六点钟就上班了。为什么?他六点钟就醒过来了,他什么时候醒,什么时候就上班,这很折磨人。所以,没有定很糟糕。

曾子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告诉我们:安从哪里来?从静来,而静从哪里来?从定来。安来自于定。安不来自于钱,也不是来自于权。有定才有安,除了定能导致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你安。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47.jpg


我们人可千万别以为是自己整天动脑筋才活下来的,真正让我们活下来的,都是那些想都不用想,但又不停在做的事情。

上帝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机制:好多事情我们想都不用想,就不停在做,我们因此才活了下来。我们身上有哪些事情是这样?呼吸。晚上睡觉你可能要想一想:今晚到底是睡还是不睡?很多打牌的人就是这样。有些人吃饭都可能任性,比如小孩子,他玩饿了才吃,爹妈要哄着他吃。不管怎么样,人有一件事不敢任性,那就是呼吸。


呼吸不要我们想,又不停在做。有的人总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自己不做主就没意思。假如呼吸这件事情要我们自己做主,那会很糟糕。因为你要想一想:我该呼吸了吧?都等这么久了,还是吸一口吧?如果你每时每刻要判断自己到底呼还是不呼,到底是吸还是不吸,时时刻刻处在这个纠结的状态,你得多难受。如果别人给你点好处,你才呼吸一下;别人骂你一句,你才呼吸一下,不知道啥时候你的命就没有了。

其实,“安而行之”在我们身上随处可见。

你的心脏要不要给点钱,它就跳一下?要不要骂它两句,它就跳一下?不用。别人骂两句,自己的心脏顶多跳得快一点。但不管怎么样,它还要正常跳。不骂它也会跳,不给钱它也会跳。所以,大自然的道其实恰恰都是安而行之。

道上的东西都是安而行之的,只有术上的东西才是利而行之、勉而行之。所以,我们要学道。我们必须先让下属做到安。给利益,或给压力、约束,下属会行动,但这样的行其实很累。被管的人累,管的人也累。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一天到晚要想“我该不该呼吸”,一天到晚决定什么情况下我呼吸,这个人就没法活。所以,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做主并不是好事,什么事情都去控制会很麻烦。人能活下来,靠的恰恰是那些不由我们控制和做主的事。

“安”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仅仅讲一种心态,而是讲一种行动力:安而行之。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50.jpg

安是为了行,这时候我们就真的得到“行”了。而在这之前,知得到的行,只是想法和意念,经过止、定、静,你才能够真正地行,而且这个时候的行叫安而行之。知了以后,我们只有行的意念,我们还要通过止、定、静,就像佛门讲的戒、定、慧,才能够到达一个理想的行的状态。这个理想的行的状态就叫安而行之。

所以,“安”指的并不是我们的心安了,就啥都不用做了。而是安安心心去做,不问为什么,只管做什么;不用去想,不停在做,这个状态才是安。

安是不用去想,不停在做。呼吸就是这样,人生下来多久,它就持续多久。我们的心脏也是这样,肝脏也这样。整个身体的五脏六腑,乃至每一个细胞干的都是这么一件事:安而行之。所以,安而行之是天道。

利而行之,勉而行之是人道,安而行之是天道。人顺天道了就叫“天人合一”。其实,人的身体就是天人合一的。为什么呢?因为身体的运行规律不是人自己想的,是老天爷帮我们定的,自己根本不用想。人都是天造的。男女造人也还是天造。

微信图片_20210107173253.jpg

天道是安而行之,安而行之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用到外面去找天道,看看自己的身体就是天道。为什么佛门经常打坐、内观?因为一内观我们就会发现,人其实就是天,你就找到天道了。天道是什么?就是安而行之。

注意,“安而行之”是行动,不是状态。从知开始产生行的意念,然后再通过止、定、静,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行动。

不问为什么,只管做什么,有没有这样的团队?看一看志愿军的抗美援朝,就知道有这样的团队。抗美援朝的时候中国军人是利而行之吗?是勉而行之吗?都不是,是安而行之。那时的志愿军战士,个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干嘛?死去!最后打得美国人都怕。在战场上,光是冻死的中国军人就有几十万。这是一群什么人?是视死如归的人。他们安而行之。安到什么程度?安到命都可以不要。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安而行之,但达到这个境界,要经过知、止、定、静几个阶段。